Page 78 - 磁共振成像2024年7期电子刊
P. 78

磁共振成像  2024年7月第15卷第7期  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, Jul, 2024, Vol. 15, No. 7   临床研究||Clinical Articles


              者仍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,斑块脆弱性比其狭窄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stroke”“recurrence”。中文检索词包括“动脉粥样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
              度更有可能导致缺血事件 。组织学研究表明,斑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,斑块”“复发” “颈动脉”“缺血性脑卒中” “磁共振
              脆弱性由其内部成分决定,包括薄或不完整的纤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像”和 “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”。
              帽(thinning or rupture of the fibrous caps, TRFC)、富       纳入标准:(1)涉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研
              含脂质的坏死核心(lipid rich necrotic core, LRNC)、            究;(2)对患者颈动脉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
              钙 化(calcification,  Cal)、斑 块 内 出 血(intra-plaque      检查的研究;(3)包括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;(4)结局指
              hemorrhage, IPH)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和溃疡性斑块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或复发。排除标准:(1)重复
              成 [6-7] 。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颈动脉易损斑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的文章;(2)未提供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计数型
              破裂造成远端分支血管血栓堵塞。所以,如何准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的文章或无法获取足够的原始数据;(3)非中英
              评估易损斑块并尽快干预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文献、综述、会议论文、述评、病例报告及摘要、动
                 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(high-resolution magnetic             物实验等。
             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, HR-VWI)是体内评估          1.2 文献筛查和资料提取
            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壁的有效方法,不仅可以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筛选过程由 2 名研究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
              观地显示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,还可以定性、定量评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准独立筛选文献、排除重复文献、提取资料并交叉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8]
              斑块的大小、体积及斑块内成分 。在颈动脉粥样硬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,如遇争议,与另一位具有 20年以上中枢方面影像
              斑块的识别和定量分析方面与组织病理学结果高度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经验的主任医师进行最终判断。文献筛选流程
              致,对于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识别有较高的敏感性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首先阅读文题和摘要,进一步阅读全文,以确定是
                    [9]
              特异性 。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,有必要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否纳入。资料提取的主要内容包括:(1)一般信息,
              行Meta分析以扩充病例数,并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包括第一作者、发表年份、研究方法;(2)纳入研究的
              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相关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,包括样本量、数量、年龄、性别比例、对比人群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测指标;(3)MRI 方案,包括 MR 扫描机器磁场强
              1 材料与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度;(4)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。对于数据缺乏的
              1.1 文献检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,尽力向作者获取完整数据,无法获取则排除。
                  计 算 机 检 索 了 Web  of  Science、Embase、The          1.3 质量评价
              Cochrane Library、Medline、PubMed、中国知网、万方、                 采用纽卡斯尔-渥太华量表(Newcastle-Ottawa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0]
              维普数据库,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 2024 年 2 月,采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cale, NOS) 作为评价标准,两名研究人员根据文
              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,并对纳入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章的研究内容对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的方法学
              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。英文检索词包括“hig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进行了独立评估,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、组间可
              resolution” “plaque,   atherosclerotic” “magnetic    比性和结果测量。满分为 9 分,≥6 分可认为是高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1]
              resonance  imaging” “carotid  plaque”“carotid  artery”  量研究,分值越高提示研究质量越高 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1  纳入文献特征信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. 1 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nlcuded literatur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OS质量
               第一作者及出版年份           研究类型 病例数        年龄/岁,男性/例(%)            检测指标          场强/T    对比人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分/分
               LIU Y, 2019          回顾性     687   62.70±10.10,477 (69.43)  LRNC, IPH, Cal, TRFC  3.0  无症状    7
               朱燕, 2019             回顾性     90     52.41±11.87,52 (57.78)  IPH, LRNC, TRFC, Cal  3.0  是否责任斑块  5
               崔振杰, 2019            回顾性     50     61.62±7.96,29 (58.00)  IPH, TRFC, Cal   3.0    无症状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PASCAL T, 2020       回顾性     36     71.50±8.68,29 (80.56)  IPH, LRNC, Cal   3.0    无症状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MILLON A, 2013       回顾性     154          NA                IPH, TRFC       3.0    无症状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ZHOU D, 2019         回顾性     217   60.70±10.20,149 (68.66)  IPH, LRNC, Cal  3.0    无症状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SCHEFFLER M, 2020    回顾性     62     74.10±10.50,36 (58.10)    IPH           3.0    无症状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WANG W, 2017         回顾性     57     59.40±8.10,44 (77.19)     IPH           3.0    无症状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CHE F, 2022          前瞻性     171   60.13±10.04,118 (69.00)    IPH           3.0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 7
               KWEE R M, 2013       前瞻性     126    69.00±10.00,79 (62.70)  LRNC, IPH       1.5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 7
               ALTAF N, 2008        前瞻性     64      72.70 (65.00~78.30)      IPH           1.5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 8
               LU M, 2018           前瞻性     63     66.50±10.00,54 (85.71)  IPH, LRNC, TRFC  3.0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8
               HOSSEINI A A, 2013   前瞻性     179      NA,127 (70.95)          IPH           1.5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 8
               ALTAF N, 2007        前瞻性     66       NA, 46 (69.70)          IPH           1.5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 8
               ALTAF N, 2014        前瞻性     134    62.50±11.60,96 (71.64)    IPH           1.5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 7
               KOPCZAK A, 2022      前瞻性     196      NA, 141 (71.94)        TRFC           3.0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 8
               van DAM-NOLEN D, 2022  前瞻性   238    69.00±9.00,169 (71.00)   LRNC           3.0  是否脑梗复发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注:NOS 为纽卡斯尔-渥太华量表;LRNC 为斑块富含脂质的坏死核;IPH 为斑块内出血;Cal为斑块钙化;TRFC 为斑块纤维帽破裂;NA 为未在文
              章及补充材料中获取到相应的内容。

               https://www.chinesemri.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71 ·
   73   74   75   76   77   78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   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