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9 - 磁共振成像2024年7期电子刊
P. 79
临床研究||Clinical Articles 磁共振成像 2024年7月第15卷第7期 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, Jul, 2024, Vol. 15, No. 7
1.4 统计学分析
统计学软件选用 Stata 17.0和 RevMan 5.3。病例
对照研究合并效应量用比值比(odds ratio, OR)或风
险 比(hazard ratio, HR)及 其 95% 可 信 区 间
(confidential interval, CI)表示,P<0.05 表明合并效应
量有统计学意义。队列研究合并效应量用 HR 及其
95% CI 表示,P<0.05表明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。
2
异质性检验时,基于I 统计量和Q检验判断异质性,当
I <50%且 P>0.1 时,表明异质性较低,采用固定效应
2
模型,异质性较高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。P<0.1且 I >
2
50% 表明异质性较高,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,将研究
人群年龄、性别特征、MRI 方案等协变量作为分组因
素,对纳入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,探讨异质性来源。
2 Meta分析结果
2.1 文献检索及筛选情况
初步检索共获得 862篇相关文献,经过筛选最终
纳入 17 篇文献 [12-28] 。其中包括 15 篇英文文献,2 篇中
文文献。其文献相关信息及质量评分如表 1所示,文 图 2 IPH 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(2A)、Cal 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
(2B)、LRNC 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(2C)、TRFC 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
献检索及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。 生(2D)的森林图。IPH:斑块内出血;Cal:斑块钙化;LRNC:斑块富含
脂质的坏死核;TRFC:斑块纤维帽破裂。
Fig. 2 The forest map of IPH predicting the stroke occurrence (2A) Cal
predicting the stroke occurrence (2B) LRNC predicting the stroke
occurrence (2C) TRFC predicting the stroke occurrence (2D). IPH:
intra-plaque hemorrhage; Cal: calcification; LRNC: lipid rich necrotic
core; TRFC: thinning or rupture of the fibrous caps.
图1 文献检索及纳入排除流程图。
Fig.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election.
2.2 Meta分析结果
Meta 分析结果显示,在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相 图3 IPH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漏斗图。IPH:斑块内出血。
Fig. 3 The funnel diagram of IPH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. IPH:
关的文献中,不同斑块特征的文献间异质性检验 I 均 intra-plaque hemorrhage.
2
小于 50%,且 P 值均大于 0.1,故均采用固定效应模
1.78,95% CI:0.87~3.65)、TRFC(HR=3.01,95% CI:
型。在 9 项回顾性研究中 ,IPH(OR=1.92,95% CI:
1.53~5.93)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显著相关。颈动脉
1.46~2.52)、LRNC(OR=2.78,95% CI:1.84~4.18)、
易损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 Meta分析的森
Cal(OR=1.26,95% CI:0.99~1.61)、TRFC(OR=1.64,
林 图 如 图 4 所 示 。 IPH 的 漏 斗 图 未 发 现 发 表 偏
95% CI:1.06~2.52)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显著相关。
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与的 Meta 分析的森林图如图 倚(图5)。
2所示。IPH的漏斗图未发现发表偏倚(图3)。 2.3 亚组分析、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评估
在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的文献中不同斑块 亚组分析根据扫描设备场强(分为 1.5 T 和 3.0
特征的文献间异质性检验 I 均小于 50%,且 P 值均大 T)、纳入研究病例数量(分为数量大于 100 和小于
2
于 0.1,故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。在 9 项前瞻性研究 100)、纳入研究平均年龄(分为大于 70 和小于 70)三
中,IPH(HR=6.88,95% CI:4.46~10.61)、LRNC(HR= 种分组方式进行分析。综合评估后如表 2 和表 3 所
·72 · https://www.chinesemri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