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 - 磁共振成像2024年7期电子刊
P. 12

临床指南·专家共识
              磁共振成像  2024年7月第15卷第7期  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, Jul, 2024, Vol. 15, No. 7  Clinlcal Guidelines & Expert Consensu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3  MY-RADS疗效评估分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. 3  MY-RADS response assessment categories
               评分及区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描述
               1分(极有可能缓解) (1)局灶性或弥漫性骨髓瘤浸润区域恢复为正常脂肪骨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病灶数目或大小明显减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弥漫性骨髓浸润转化为散在的结节,在相应的骨髓腔内肿瘤负荷明显减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与骨病灶相关的软组织改变减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5)局灶性病变内或周围出现瘤内或瘤周脂肪(脂肪点或晕征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6)之前明显的病灶ADC值从≤1400 μm /s增加到>1400 μm /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7)病灶ADC值较基线增加≥40%,并在高b值DWI上相应部位信号强度减低,形态学表现与稳定或缓解的病灶一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8)软组织病灶变化符合RECIST V1.1中完全缓解(CR)或部分缓解(PR)的标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2分(有可能缓解)      (1)有病灶缓解的证据,但不满足1分的标准,例如:①局灶性病变的数量/大小略有减少;②之前明显的病灶ADC值从≤1000 μm /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加到<1400 μm /s;③病灶ADC较基线增加>25%但<40%,高b值DWI上相应部位信号强度减低,形态学表现与稳定或缓解的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灶一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软组织病灶变化不满足RECIST V1.1中部分缓解(PR)的标准
               3分(稳定)         未观察到变化
               4分(有可能有进展) (1)有病灶恶化的证据,但不足以满足5分的标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不明确的新病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病灶大小无变化,但高b值DWI上相应部位信号强度增加(ADC值<1400 μm /s),与可能的疾病进展相一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复发性病灶:之前消失的病灶重新出现或之前治疗后部分消退或稳定的病灶增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5)椎管内软组织病变导致椎管狭窄,与神经学上的表现无关,无需放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6)软组织病灶变化不满足RECIST V1.1中进展(PD)的标准
               5分(极有可能有进展)(1)出现需要放疗或手术干预的新发严重骨折或脊髓压迫(MRI信号特征提示为恶性病变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之前信号正常的骨髓区域出现明确的新病灶,表现为直径>5~10 mm或弥漫性浸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局灶性病变的数量/大小明显增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局灶性病变向弥漫型浸润演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5)与疾病相关的软组织病灶出现或增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6)高b值DWI上新的高信号病灶或区域,其ADC值为600~1000 μm /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7)软组织病灶变化符合RECIST V1.1中进展(PD)的标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7]
                注:软组织病灶评估参考实体肿瘤评估标准 1.1 版本(RECIST V1.1) ,完全缓解(CR)为所有靶病灶完全消失;部分缓解(PR)为靶病灶最长径
             (LD)之和较基线减少≥30%;稳定性疾病(SD)为 LD之和变化介于 PR和 PD之间;进展性疾病(PD)为靶病灶 LD之和较基线增加≥20% 或出现新病
              灶。MY-RADS为骨髓瘤疗效评估与诊断系统;ADC为表观扩散系数;DWI为扩散加权成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30]
              System, ISS)分期和修订的 ISS(R‑ISS) 均未纳入                   属医院放射科)、贺光军(《磁共振成像》杂志社)、洪楠
              WB-MRI 的评价手段。目前,研究者对 WB-MRI 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)、胡春洪(苏州大学附属第
              MM 预后预测价值主要从基线图像及治疗后图像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医院放射科)、黄文阳(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
              个方面进行讨论。基线 WB-MRI 上观察到的 MM 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院)、金征宇(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
              灶数目、大小及浸润模式与预后密切相关                    [31-33] 。研究    协和医院放射科)、郎宁(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)、
              报道当中轴骨>7个局灶病灶时              [32, 34] ,或呈现弥漫型的        李剑(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)、王勤(北京协和医院放
              浸润模式时      [32-33, 35] ,患者预后较差。此外,有文献报道              射科)、夏爽(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)、谢晟(中
              MM 患者骨髓 ADC 值相关定量参数也与预后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友好医院放射科)、徐文坚(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
              关 [22, 36-38] 。而基于同反相位梯度回波序列计算的相对                    院放射科)、薛华丹(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)、严福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)、袁慧书
              脂肪分数直方图在评估MM治疗效果方面,要优于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39]
              规 ADC 的方法 。对于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 MM 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)、查云飞(武汉大学人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医院放射科)、张路(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)
              者 ,可 通 过 检 测 微 小 残 留 病 灶(minimal  residual
              disease, MRD)进一步预测其无进展生存(progre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利益冲突声明:所有参与本共识制订的人员均
              free survive, PFS) 。但由于MRD的检测依赖骨髓细                   声明无利益冲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5]
              胞学样本,其全身代表性较差,且无法评估髓外病变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[References]
              近期已有文献推荐将传统MRD分子技术和全身功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]  LIU J M, LIU W P, MI L, et al.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multiple
              影像学评估(如全身DWI)相结合,认为双阴性结果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yeloma in China, 2006-2016: an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udy 2016[J/OL]. J Hematol Oncol, 2019, 12(1): 136 [2024-01-14]. https://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40]
              作为预后良好的标志 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1823802/. DOI: 10.1186/s13045-019-0807-5.
                  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  DIMOPOULOS  M  A,  HILLENGASS  J,  USMANI  S,  et  al.  Role  of
                  推荐意见荐意见 4:MRI 影像分型有助于临床医师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gnetic  resonance  imaging  in  the  management  of  patients  with
              MM进行预后预测,MRI所示的局灶型或弥漫型病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ultiple  myeloma:  a  consensus  statement[J].  J  Clin  Oncol,  2015,  33(6)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7-664. DOI: 10.1200/JCO.2014.57.9961.
              与MM预后不良相关(证据等级:2a,推荐强度:B)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3]  MESSIOU  C,  HILLENGASS  J,  DELORME  S,  et  al.  Guidelines  for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cquisition, interpretation, and reporting of whole-body MRI in myeloma:
                  执笔者:薛华丹(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)、高雨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yeloma  response  assessment  and  diagnosis  system  (MY-RADS) [J].
             (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)、王勤(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4]  Radiology, 2019, 291(1): 5-13. DOI: 10.1148/radiol.2019181949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OH  D  M,  BLACKLEDGE  M,  PADHANI A  R,  et  al.  Whole-body
                  专家组成员(按姓名拼音排序):陈敏(北京医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ffusion-weighted  MRI:  tips,  tricks,  and  pitfalls[J].  AJR  Am  J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oentgenol, 2012, 199(2): 252-262. DOI: 10.2214/AJR.11.7866.
              放射科)、程晓光(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)、高雨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  SCHMIDT  G  P,  WINTERSPERGER  B,  GRASER  A,  et  al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igh-resolution  whole-body  magnetic  resonance  imaging  applications
             (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)、何波(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t 1.5 and 3 Tesla: a comparative study[J]. Invest Radiol, 2007, 42(6):
               https://www.chinesemri.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5 ·
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